久久久久97,亚洲尤物视频网,日韩av一卡,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

2025(上海)第29屆海外置業移民留學展覽會
時間:2025年11月7-9日   地點:上海世貿展館      同期舉辦:上海國際教育留學展

分享到:

行業新聞 / xyxw
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- 行業新聞

中國留學生涌向東南亞:高性價比海外“鍍金”之旅?
發布時間:2024-05-08 08:44:10 | 瀏覽次數:


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報道  高考一模成績出爐后,出國留學的想法在劉子涵(化名)心中愈發堅定。

她的分數不高,按照一模的水平只能考上民辦本科高校。在國內一線城市,劉子涵心儀的新媒體藝術類專業的學費,動輒每年5萬元以上。

直到不久前,她看到了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的留學生招生簡章,類似的專業學費甚至比國內還低,而且英迪國際大學的本科學制只有3年。

近年來,中國留學生正在涌向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泰國等東南亞國家。馬來西亞教育全球服務中心(EMGS)發布的2023年申請赴馬留學的學生數據中,來自中國的申請高達26627份,占比第一。

專家指出,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留學熱背后,是當地打造國際教育區域樞紐的政策所推動,也順應了中國留學生選擇多元化的趨勢。

留學“新馬泰”

英迪國際大學是一所有近40年歷史的私立大學,劉子涵此前從沒聽說過這所大學,但在網上搜索了資料后,她流露了濃厚的興趣。

英迪國際大學有多個校區,汝來校區位于離吉隆坡幾十公里的森美蘭州,這里有美麗的濱海小鎮,鄉土氣息濃厚,但又聚集了多所大學,配套設施齊全。

劉子涵從小就對旅游和潛水感興趣,她早就對馬來西亞海濱絢麗的珊瑚、多樣的海洋生物心生向往,而馬來西亞又是周邊國家的旅游集散中心,有很多廉價航班通往東盟國家。

劉子涵咨詢后得知,英迪國際大學的本科總學費為6萬~9萬馬來西亞幣,每月的住宿費只需不到1000元人民幣。學校提供一站式留學服務,包括入學指導和簽證辦理,為了迎接中國留學生,學校里還開了一家中醫診所。

第三方國際教育機構宜校創始人肖經棟說,“在馬來西亞留學,每年的花費只需10萬元人民幣左右?!?

“近年來,馬來西亞、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高校很受歡迎,特別是在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出國留學人群中,成本低是重要原因。”肖經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。

 

(中國留學生申請馬來西亞留學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:EMGS)

肖經棟統計發現,在云南,已經形成了每年數千人規模的赴泰國留學生群體。

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,英迪國際大學位列第556名,和中國人民大學并列,領先一眾國內211高校。

劉子涵說,“我的成績很難考上國內的211高校,但只需要提交高中三年成績單,雅思成績在5.0以上,就很有希望被英迪國際大學錄取?!?

馬來西亞一共有28所高校進入了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,其中排名最高的馬來亞大學位列第65名。

今年2月,全球化智庫發布《中國留學發展報告(2023—2024)》(下稱《報告》)。《報告》指出,過去,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主要集中在美、英、澳、加、日等發達國家;現在,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吸引中國學生。

《報告》列出的2021年中國學生海外留學前20大目的地中,馬來西亞位列第七,中國留學生人數為38714人,泰國位列第十二,中國留學生人數為15458人。

中國留學生赴“新馬泰”留學已有多年傳統,據教育部出國留學政策調研組2011年7月的調研,當時在泰國的外國留學生中,中國學生數量已經位居首位。當時在馬來西亞留學的中國大陸學生總數已達到約1.2萬人,約占外國留學生總數的1/8。

東南亞留學的機會與顧慮

為什么前往東南亞的中國留學生規模這么大,而且還在快速增長?

事實上,馬來西亞是個重要市場,央企、國企、華為等大型公司都已進入馬來西亞,有很多國際企業和本地企業提供就業機會。

馬來西亞也在引導留學生成為本地人力資本?!?015—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藍圖(高等教育)》中修改了移民相關規定,國際學生及其家屬在完成學業后可獲得工作許可。

經營東南亞留學中介業務的陳輝說,為了吸引高級技術工人,馬來西亞政府向所有為國家“經濟轉型計劃”做出貢獻的留學生提供10年居留許可。

“有些中國留學生在馬來西亞讀完MBA就留下來創業,從事商品貿易。泰國與我國西南地區的經貿往來極為頻繁,來自云南、廣西等地的留學生也接受且適應在泰國工作?!标愝x說。

陳輝介紹,由于在新加坡工作薪酬高,中國留學生普遍希望留下來工作。到新加坡工作、生活的中國居民增多,從幼兒園到博士都能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。

初來乍到,留學生家庭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當地生活。

陳萍(化名)因為工作關系,讓她讀5年級的兒子轉學到了新加坡?!昂⒆由蠈W的這所新加坡公立小學,通常只上半天課,作業一般20分鐘就做完了,所以我要一邊工作一邊照看孩子?!?

在班上,陳萍的孩子不是唯一的留學生,這也給孩子開拓了眼界,學會了與馬來文化、印度文化等不同文化的包容相處。

對赴馬來西亞留學很心動的劉子涵,如今最大的顧慮就是學位的含金量。畢竟,在國人眼中,東南亞整體發展水平遠不如歐美。

2022年7月,湖南省邵陽學院發布的一則公示引發熱議。公示顯示,23名博士2019年8月到2021年在菲律賓亞當森大學完成博士學歷,其中22名博士之前為該校工作人員,職稱包括講師、副教授、高級實驗師等,他們可獲得84.4萬元的引進待遇。

此后,網絡開始流傳出“一些高校不再引進東南亞博士”“東南亞博士學歷評職稱不認可”的說法。

不過,這并未打斷東南亞讀博的路徑。中國科培(HK:01890)2023年年報披露,與馬來西亞馬六甲大學共同建立了博士聯合培養基地,為集團首批約100名教師提供博士培養服務,并對參與該博士項目的教師提供學費資助,以提升教師團隊的學歷水平和教學能力。

中國科培旗下有廣東理工學院、哈爾濱石油學院等多所民辦本科、高職、中職學校。

“赴東南亞留學的中國留學生,是很講究實際的,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,攻讀碩士和博士不需要考試,只要本科期間的學習成績合格就可以申請,國內考研競爭激烈,申請歐美名校難度又高,東南亞能給他們一個國內認可的碩士或博士學位?!标愝x說。

建設國際教育樞紐

馬來西亞留學火爆,也與當地鼓勵發展國際教育市場密不可分。

2015年,馬來西亞啟動《2015—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藍圖(高等教育)》,其中強調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重點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,并確定了到2025年擁有25萬名國際學生的目標。而馬來西亞總人口只有3300多萬。

馬來西亞為此采取了一系列配套舉措。

在政府牽頭下,馬來西亞在世界多國組織教育巡展,加強本國高等教育的海外招生宣傳。馬來西亞教育部還通過委派教育專員或以在他國定點、定向設立招生中心等方式來落實海外教育宣傳及留學服務工作,積極搶占留學市場。

馬來西亞多所大學注冊成立了馬來西亞大學聯盟,在中國已開設多家駐華辦事處,由專業留學中介公司運營。這些辦事處大量位于中西部地區的二線城市,可見赴馬來西亞留學的學生人群特點。

“對中國留學生來說,馬來西亞最富吸引力的教育政策是雙聯課程制?!标愝x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。

雙聯課程制,是指馬來西亞私立高校聯合國外著名高校實行的“1+2”“2+1”“3+0”“4+0”等合作辦學模式。前一個數字是指學生在馬來西亞高校學習的年限,后一個數字是指在與外國合作高校學習的年限,學生畢業后同時被授予國外高校的學位證書。

這些合作高校主要是美國、英國、澳大利亞、新西蘭等國高校,其中還不乏賓夕法尼亞大學、蘭卡斯特大學等名校?!?+0”“4+0”模式的推出,意味著學生在馬來西亞讀完大學,就可以拿到這些國家高校的文憑。

“有的馬來西亞高校與歐美、澳大利亞、新西蘭等國數百所高校合作,可以實行學分轉移,很適合外國留學生在馬來西亞讀完本科后,再去發達國家讀研究生。”陳輝說。

馬來西亞還鼓勵國外高校開設分校,以及開辦私立高校。目前,已有十幾所國外高校在馬來西亞開設了分校,其中包括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。

中國民辦教育集團也紛紛布局東南亞,英迪國際大學就是希教國際控股(HK:01765)旗下高校,希教國際控股總部位于成都,開辦了20多所高校,在國內主要是民辦本科獨立學院和高職學院,在國外有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、泰國經貿大學、匈牙利威克勒商學院3所高校。

通過體系內高校的國內外合作,海外高校得到了大量生源。希教國際控股2023年年報指出,泰國經貿大學2023學年招生同比增長71.6%,預計2024學年英迪國際大學新招生增速將超過40%。

此外,宇華教育(HK:06169)收購了泰國斯坦福國際大學,中教控股(HK:00839)2023年8月收購了馬來西亞美蘭大學,收購完成后4個月,美蘭大學即開始面向中國招生,尤其是在中教控股旗下國內高校推廣招生。

“中國的海外國際學校建設已經起步,目前很多還是面向國內生源,隨著辦學質量和學校知名度提升,會更有利于中國教育走出去。”肖經棟說。

 
 上一篇:EB-5申請人資格要求
 下一篇:渥太華大學世界排名一覽表大全

電話:021-31201953
傳真:021-31201953-612
郵箱: lizhi@financeshow.cn
上海起耀展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
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12032號      滬ICP備17015727號-2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普安县| 庄浪县| 明水县| 泰宁县| 元谋县| 玛多县| 林口县| 虹口区| 武乡县| 屯留县| 应城市| 广饶县| 巴东县| 常山县| 浑源县| 靖边县| 襄樊市| 长治县| 常州市| 林芝县| 农安县| 韶关市| 青海省| 武城县| 田林县| 藁城市| 莱州市| 嘉祥县| 松滋市| 勐海县| 平江县| 罗定市| 新化县| 都昌县| 绥滨县| 屏东县| 达孜县| 罗江县| 绍兴县| 南郑县| 陆河县|